关于这个问题,我查了一下,主要从乘坐环境、体验、卫生、安全、维护成本考量,除了急停涉及的安全,其他方面我觉得大多都太利他了,太客观了,说点利己主观的。
先说下近段时间坐地铁看到的比较有代表性:
1.乘客甲的背包被其他人挤到压着乘客乙,乙被压着难受,两人直接起口角了,差点打起来;
2.乘客甲带着早餐粥上地铁,就和奶茶似的需要用吸管戳一下,甲戳的过程中,有液体飞溅到乘客乙身上,但甲不知道有没有意识到,没有道歉,乙盯着甲看了很久,拳头松了紧紧了松,我感觉到了凶气,估计乙内心进行了很久的心理建设;
3.乘客甲在地铁上吃小笼包,就是味道很重的那种,乘客乙估计晕车,闻到这个味道,直接吐了一地,边吐边瞪着甲;
....
更多的例子我就不再说了,看过很多很多,我的感受是现在很多人压力很多,特别是坐地铁的打工人,压力大、累、很多情绪压抑着,可能只需要一个口子就会爆出来,公共场所,会给别人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尽量少做,别说吃榴莲螺蛳粉臭豆腐了,吃个煎饺在这种密闭空间里都很味儿,惹人嫌,万一哪天别人情绪到了,刚好爆发在带早餐的人身上,我不知他是赚还是亏,但至少人身受到了伤害,我觉得是不值当的。
综上,在我看来,单单为了自身的安全,就不应该在地铁上吃东西。
说完主观利己的,也看看客观利他的:
环境与体验:
地铁车厢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食物的气味容易混合在一起,形成难闻的混合气味,这会让部分乘客感到不适,影响他们的乘坐体验。
特别是某些具有强烈气味的食物(如榴莲、螺蛳粉等),更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
安全与卫生:
在地铁上饮食时,如果发生列车紧急停车等情况,吃东西的乘客可能会呛到自己、咬到舌头或者将食物碰到其他乘客身上。
地铁车厢内乘客众多,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食物残渣和果皮容易掉在地上,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可能增加乘客滑倒摔伤的可能性。
食物残渣还可能吸引老鼠、蟑螂等小动物,对地铁设备和乘客健康构成不利影响。
清洁与维护成本:
地铁车厢内的清洁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成本,在车厢内饮食会增加清洁工作的负担,特别是食物残渣和油污等难以清理的污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