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北京房山金陵总述 金代为什么要在今天的北京房山建陵

100人浏览   2024-12-18 08:38:36


很多人只知道金祖山风景区里的完颜阿骨打墓是金陵,其实,很多人对金陵的总体是不了解的,我们今天就特意说说金陵的概况!


金陵,在我研究后发现和我最初想象的完全不同。首先,它的域界范围可不是金祖山风景区里,沿着完颜阿骨打墓(太祖睿陵)向东北方向的山沟延伸的那么密集和狭窄,金陵的范围之大超出了想象。


金陵,在金代它几乎占据了奉先县(今房山区)面积的2/3,根据《大金集礼》卷十二至十七记载,大房山陵寝的四至(即最远的东西南北边界),是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年)最终勘定的


东界是今房山羊头岗村北岭;南界是今黄山店沟;西界为今霞云岭、碾盘地、山川一线;北界在今磁家务孔水洞,上冶村为北界最西端与西界交汇处


并且,这个范围是有严格界定的,走一圈严格到156里零312步这么精确。



上面的这张整个卫星地图的边缘就是金陵的大致范围(北京文物研究所出版的《北京金代皇陵》一书中有详细的边界线图),可见,金陵是金人花了大力气营造的准备留芳万年的皇族陵寝,它的规模超过了历史上很多朝代的陵寝范围。


这么大的范围,边缘以及区域内到处都有陵墓吗?那倒不是,就像是跑马圈地一样,先把围墙建起来,这个范围内,就是金代的陵园了。陵园要有士兵看守,来祭拜的后人要有地方休息甚至居住。


所以,金陵内除了陵寝以及地上多种建筑,还在关键位置建有行宫和军事设施。这个金陵范围的边界是有“封堠”的,“封堠”这个词是一个古代词汇,意思是指古代划分疆界和分程记里的土墩。


另外,圈这么大的地方,显然是为了给后世金代帝王做长远的规划,要把这里作为金朝世世代代帝王将相最后的归所和后世祭奠之地。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发祥地在东北松花江哈尔滨一带(上京会宁府)的金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在中京燕京(今北京)来营造皇族的陵寝呢?


原来,1153年,在弑兄政变中当上皇帝的海陵王完颜亮决定把金朝都城从松花江流域的上京会宁府搬到中京燕京(今北京),真实的目的是为了将政治中心南移,从而便于灭宋统一的大业



这也说明了完颜亮的野心之大,所谓统一中国是他的野心,如果把国都定在哈尔滨一带,显然太偏,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作为统治全中国这么大的域界显然不合适。


但是反对他的王公大臣以“会宁乃祖宗陵寝所在,不宜远离”为由消极抵抗,完颜亮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决定把金朝历代皇帝的陵寝一起搬迁到燕京。


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要让燕京成为人心所归之地,断了反对派的念头,以此巩固中都的国都地位,确保政治中心南移,实现其灭宋统一的政治目标。


勘察选择陵寝地址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大房山云峰山大洪谷龙衔寺(即今九龙山谷)一带被海陵王选中,作为金代的“万年吉壤”。


为什么会选择大房山麓为万年吉壤呢?一句概括之,那就是这里是全北京地界里地形(风水讲究形胜)最好,风水最好之地。皇族是龙族,所以,地形要有龙气。


房山自古即为北京市风水最佳之地,而以九龙山为中心的地形,更是符合陵寝的要求(但后人中的高人否了,这是后话)。今天的地形虽然已经和古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我很赞叹古人的智慧,在没有卫星航拍等今天的设备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首先大房山的最高峰云峰山(顶峰又叫茶楼顶,今猫耳山,海拔1307米),沿主峰而下,卧着九条龙背似的山脊,最终交汇于山间平地,两边的侧峰有如天然屏障,两侧各有两条山涧水流直下,这正是一个带帝王之相的风水宝地。


古代很重视建筑规制,也就是说规矩很重要,所以,金陵的陵寝位置是一片一片的,中心地带,就是以九龙山脚下的完颜阿骨打墓(太祖睿陵)为中心,向外延伸展开。


九龙山景区内(即金祖山风景区)的是太祖陵区,埋葬着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下共五位皇帝和一位王爵(即梁王宗弼,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兀术)。九龙山西南方向的是凤凰山陵区,埋葬着太祖之前的十帝以及后妃。连泉顶东峪的大楼沟陵区有显宗裕陵和章宗道陵(后发现不对)。以上这些都是帝陵区。



金陵与其他朝代帝王陵寝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安葬皇帝以外,一些宗室诸王也葬于其间,称“陪葬”。但陪葬的位置和皇帝葬所是有严格区别的,这就形成了帝陵区王陵区(只有金兀术一个人挨着皇帝陪葬,可见金兀术地位很高)。


王陵区史称“诸王兆域”,位置在鹿门峪,这些地名大都是古代地名,今查找起来很困难。鹿门峪在今车厂村西北,就是今天的十字寺沟。


看出端倪了么?从太祖睿陵开始,完颜家族的子子孙孙如雁翅排开,陵墓依山而建,看起来很像是一个金字,顶端正中就是云峰山的主峰脚下的太祖睿陵。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庶长子完颜宗干的次子(妾生之子),母大氏。古代皇帝的儿子因为母亲地位的不同而地位不同,有嫡庶之分,嫡子是皇帝正妻所生的儿子,庶子是妃或妾所生的儿子。


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据说有16位之多,而众人所知的金兀术(完颜宗弼)也应该属于庶子。上一篇中,由于受《历史上的金兀术》的作者景爱的影响,认为他是嫡子第四子,但是在随后的广泛考证中,还是认为他是庶子的可能性大。


完颜亮,是太祖最大的儿子完颜宗干(庶子)的妾所生的儿子,所以是庶子的庶子,已经和皇位绝缘了,但是完颜亮这个人,根据历史上的信息分析还是有点本事的,这种有本事而又命运不济之人往往淚气最大,这也是他后来弑君登台的必然内因。


这个完颜亮,恰是金陵的始作俑者,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完颜亮,金陵的历史可能要重写。金陵的营造,是他力排众议独断专行的结果。并且,他还干了一件历史上绝大多数人不敢干的事,那就是拆毁了大房山麓位于今九龙山谷的原有的一处规模宏大的寺庙—大洪寺院龙衔寺


金陵就是在原大洪寺院的基础上兴建的,古代人,大都有灵性智慧,对于神灵是敬畏的,没有人敢于违逆,但这个完颜亮却不同于常人,而这一点也恰恰是他悲剧的开始(所谓不知天高地厚,疯狂者必天谴)。


完颜亮,史料的信息汇总来说,他在位期间暴虐专断,杀人如麻(杀害了金朝第二任皇帝太宗的所有家族后人,致使太宗绝后),并且还好色,优点却是文武兼备,不仅来之能战,而且需之能写。这样有才的人,往往少不了致命的缺点,所以悲剧都是有内因的。


完颜亮在随后的对宋征战中被属下反叛杀死(据说射伤后缢死),又被后来的皇帝世宗削除了帝号。最早曾被葬于金陵的诸王兆域,但之后又被贬为庶人,剥夺了一切皇族权力,陵寝被挖出迁葬于房山西南四十里之处,他的墓葬今人已经无法寻找。


换句话讲,也就相当于弃于荒郊野外,随便埋葬了,即没有地址记载,也没有明显标志。这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可能并不觉得这有多悲惨,但是要知道,古人对于死后被厚葬是有很大的期许的。


刘伯承将军在参加革命时,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大意是:如果我在战场上死了,路死路埋,坑死坑埋。也就是说,死在哪就随便埋到哪里,更丰富的内涵是,把自己这把骨头全部投身于为国为民幸福的事业中,彻底做好了为国为主义捐躯的准备。


但是有了这种舍身为国为民的精神后,刘伯承反而寿终正寝,这是令人深思的。我们今天的人在赞叹他的奉献精神的同时,也可以解读出,过去的人,对于人死后的埋葬,那是相当重视的。


因此也可以说,完颜亮的疯狂和跋扈,很快就付出了代价,因果在今生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而对于金朝,一样体现出了这一点,金朝只存在了120年(有说119年),金陵也只存在了500年。


为了更好地理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特列下面金朝皇帝一览表说明。

汉名

人物关系

年号

谥号

庙号

完颜旻

(完颜阿骨打)

金世祖完颜劾里钵次子

收国1115—1117天辅1118—1123

55岁

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

太祖

完颜晟

(完颜吴乞买)

太祖完颜阿骨打同母四弟

天会1123 —1137

61岁

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太宗

完颜亶

太祖孙

(太祖嫡长子完颜宗峻之子)

天眷1138 —1140皇统1141—1149

31岁

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

熙宗

完颜亮

太祖孙

(太祖庶长子完颜宗干次子)

天德1149—1152贞元1153—1155正隆1156—1161

40岁

海陵炀王

完颜雍

(原名完颜褒)

太祖孙

(太祖三子完颜宗辅之子)

大定1161 —1189

67岁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在位是金朝盛世,本人有小尧舜之称)

世宗

完颜璟

世宗之孙,显宗之子,宣宗之弟。

明昌1189 —1195泰安1196—1200泰和1201—1208

41岁

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金朝由盛转衰)

章宗

完颜永济

世宗完颜雍第七子

大安1209 —1211崇庆1212至宁1213

大约30多岁

卫绍王

完颜珣

世宗之孙

贞祐1213—1216兴定1217—1221元光1222—1223

61岁

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

宣宗

完颜守绪

宣宗完颜珣第三子

正大1223—1231

开兴1231天兴1232—1234

36岁

敬天德运忠文靖武天圣烈孝庄皇帝闵皇帝

哀宗义宗

完颜承麟

完颜承麟是金世祖劾里钵的后裔,初为金朝将领

盛昌(儒略历1234年2月9日,只做了半天皇帝)

定文匡武闵怀皇帝

昭宗


末帝



金陵,是金朝皇族们的阴宅,但是他们死后也没有获得安稳,由于地位的更改,有些陵寝被反复迁移,金陵的建造迁移史也体现出权力的更迭这一点,后面有机会的话再详细阐述。


金陵中最为壮观的陵寝建筑群是哪位皇帝的呢?如果猜测,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那一定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莫属,因为他是开国皇帝,地位最高。


但是县官不如现管,最早的不如后来的,其实陵寝规模建筑最佳的是章宗道陵,原因是道陵的所在之地大楼沟,是另一处形胜之地,同时道陵的修建在章宗的亲自督促之下。



金陵的行宫有两处,一处是位于入陵处的磐宁宫(今房山城西北洪寺村西的塔湾一带),另一处是高耸于大房山主峰茶楼顶(今猫耳山)的崇圣宫。现在这两处和其他地方一样早已荡然无存。


金代守陵的军事设施也有两处,这两处都在宣宗裕陵和章宗道陵一带,可见这是章宗时期兴建的,这两处军事古堡一处叫大楼,一处叫小楼。这都是当地人的俗称,后来被沿用下来体现在地名里,小楼的地名今天还在,大楼的地名已经不太常用,大楼沟就是裕陵和道陵的所在地。


金朝的皇帝们在大兴土木兴建皇陵的时候,尤其是世宗和章宗处于金朝鼎盛时期为自己兴建陵寝时,有没有想过,金朝世代兴旺的美好愿望,在他们死后只延续了短短的二三十年。


而金陵建筑存在的历史,也只有五百年,在八百年后的今天,金陵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了点滴碎石和烂砖,地形地貌已经今非昔比,很多地方已经完全变样了。仿佛这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就像是一场梦。


其实,这个世界的永恒规律就是无常,所谓无常,就是一切都有终结,不留痕迹,世界就像是一个幻变的游戏场。不知道金朝短暂的历史,完颜亮的疯狂是不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有机会,现场领略对比一下金陵的前世今生,就能更加亲身感受到这种时过境迁的悲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