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风”,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就可能有风。它的性情变幻莫测,可以是呼啸的北风、温柔的春风,夏季的暴雨疾风,亦或是凉爽的秋风,也可能是凶猛的台风。
“风是怎样形成的?答案是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陈冬梅说。
她解释了风的成因,即地面上由于地形环境不同,温度也不一样。比如在太阳的照射下,湖泊等水体的地方温度上升比较慢,沙漠岩石等地方温度上升快,这样就造成湖泊附近温度较低,沙漠附近温度较高。
温度较高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开始向高空移动,在地面附近形成低压区。温度较低的地方空气密度大,仍停留在地面,形成高压区。
因为压力差,高压区的空气开始向低压区流动,填充低压区流走的空气,因此形成了风。高压区的空气流走后,上空的空气因为温度较低,会下降到地面,补充地面流走的空气,这样形成一个循环。
大风预警信号颜色有何区别?
在生活中,为何有时刮的是微风,有时是狂风,而且,大风预警信号有哪些区别呢?
陈冬梅说:“这是因为有时候空气流动的很慢,我们感受到的是轻柔的微风;有时候空气流动的很快就变成了强风,甚至发展成强飓风,这时候空气跑的比汽车还快。”
她说,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级至7级,或者阵风7级至8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级至9级,或者阵风9级至10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级至11级,或者阵风11级至12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大风红色预警信号也是所有信号当中最为严重的一个。该信号一旦出现则代表相关地区将会迎来极为严重的大风灾害,并且持续时间极长。这种时候最好不要外出,切断危险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