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围绕小亚细亚地区,“城邦独立”对古希腊城邦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

100人浏览   2024-12-09 09:40:25

引言:

古希腊是一个相当典型的城邦制国家,众多的城邦共同隶属于希腊这个国家,但城邦与城邦之间却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在面对外敌侵略时,他们可以共同奋斗,把侵略者赶出古希腊的大地。但是在对内政治上,他们又一直处于明争暗斗的状态当中。

在众多城邦中,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城邦算得上是古希腊发展最为迅速且繁荣的部分。而斯巴达妄图推行的城邦霸权,也遭到了不少其他中小型城邦的抵制。

围绕小亚细亚地区,城邦独立的原则和精神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城邦独立,一开始是指抵抗外来侵略之时的独立原则。

但后来,城邦独立又逐渐衍生为了城邦与城邦之间的独立竞争关系。这种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其时代背景又是如何?

  • 希波战争,思想积淀

提到古希腊国家流行的城邦独立主张,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其思想积淀。最开始这一思想的产生,具体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希波战争期间。

当时,古希腊城邦当中的两个最为发达的城邦,毫无疑问是斯巴达和雅典。

斯巴达是一个典型的军事主义城邦,其陆军和海军的实力都相对突出,而且整个城邦的发展重点全部都是围绕着军事来展开的。

城邦中的重工业是为军事工业做支撑,城邦当中的成年男性都必须要到军队当中历练,城邦发展的经济成果大多数都被投入到了军队建设当中。

这样的政策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斯巴达成为了一个在军事上无人可以侵犯的城邦。

而与之相对的是雅典,雅典是一个典型的民主政治型城邦。雅典最主要发展的是海上贸易和手工业,因此雅典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高于古希腊的其他城邦。

而且,雅典民众极其擅长经商,雅典的生产资本也在不断地积累和扩张当中。

相对来说,雅典是古希腊最富裕的一个部分。虽然他们在军事实力上远远比不过斯巴达,但两者各有所长,所以可以在实力上互相抗衡。

而当远在东方的波斯帝国把侵略的目光投向希腊时,雅典就成为了他们最显眼的目标。当时斯巴达还抱着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并没有直接插手希波战争当中。

对于希腊来说,这一次战争是不折不扣地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围绕着小亚细亚地区,不少城邦逐渐向彼此靠拢,形成了一股相当强大的合力。

小亚细亚地区之所以是中心,那是因为这里同样是波斯帝国侵略的中心。只要能够拿下小亚细亚地区,波斯帝国就能够迅速掌握爱琴海沿岸的主动权。

波斯帝国的军事实力在当时的古希腊诸多城邦看来,是非常强大且可怕的。

双方的军事实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所以即使古希腊的众多中小型城邦采取了诸多办法,他们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得了波斯帝国的入侵。

当小亚细亚地区被波斯帝国收入囊中之后,不少古希腊的城邦民众也成为了被波斯帝国控制的丧失了人身权利的人。

他们虽然在战斗当中失败,但他们的心中还始终牵挂着自己的故国。因此面对波斯帝国的掌控,他们曾经做出过许多的反抗。

一部分有勇有谋的青年才俊聚集起来,共同组成了一支起义军队。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城邦,但他们都同样是古希腊的国民。

所以这一次,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把侵略者赶出小亚细亚片区。

他们所做出的一系列行动和反抗,其实就是在争取独立。这些城邦仍然把自己认为是古希腊的城邦,所以他们无法接受波斯帝国的直接管理和领导。

但若说重回古希腊,那也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事情。毕竟早在古希腊众多城邦的明争暗斗过程中,不少城邦就一直希望独立。也就是说,隶属于古希腊的城邦渴望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

而现在,他们所争取的独立,实际上就是城邦独立。这是一种政治主张,同样也代表了一种政治思想。

城邦独立原则早在希波战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思想积淀,所以城邦独立的思想也才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古希腊人。

他们想要的是不被操控的自由,因此众多古希腊人也把城邦独立和自由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只要能够获得独立城邦的自由权,他们就能够自由地行走在蓝天之下。

这个时候的城邦独立,指的是一种对外的政治态度。推翻侵略者的掌控,把侵略者赶出属于自己的领土,获得独立主权事务的自我掌控感,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约束,这就是典型的城邦独立。

这种相对狭义的城邦独立思想,随着接下来的时代发展而逐渐衍生出了更深刻的含义。

在希波战争结束之后,古希腊内部的局势发生了相当明显的变化。雅典最终成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波斯帝国最终也没能实现吞并古希腊的野心。

而自始至终置身事外的斯巴达,受到了不少古希腊城邦的共同指责。斯巴达作为古希腊的一份子,却在面临外敌侵略之时,以城邦的利益为出发点,放弃了对同一国家其他城邦的援助。这一行为,在不少人看来都是可耻的。

而国内形势进一步演变,斯巴达的霸权主义思想逐渐突出。于是城邦独立的原则,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外的政治态度之上,更多地体现在众多城邦对内的政治事务处理态度之上。

  • 城邦独立,双重作用

城邦独立这一政治思想,实际上对古希腊的诸多城邦起着双重的作用。

首先,城邦独立是挑战霸权的手段与工具。而违背城邦独立原则的人,一定是想要在古希腊称王称霸的人。

说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斯巴达了。斯巴达作为古希腊众多城邦当中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那一个,一直以来都想成为古希腊城邦的主宰者。

甚至,有人想直接吞并整个古希腊,成为新的王者。

这一点,在他们对待第一次希波战争时的态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斯巴达在古希腊国家当中的最大对手是雅典,在古希腊国家之外的对手则是波斯。波斯帝国和雅典之间开战,无论谁胜谁败,双方都一定会元气大伤。

如果雅典战败,斯巴达就可以借刀杀人,借助波斯帝国的手彻底铲除他们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

而波斯帝国在消灭雅典之后,大概是无法继续与雅典南方的诸多城邦进行对抗的。而且斯巴达的海军也始终严阵以待,所以波斯帝国必不可能越过整个古希腊。

到时候,斯巴达就可以趁虚而入,把雅典城邦的一切发展成果全部都据为己有。雅典被消灭之后,其他城邦更是不足为惧。

只要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复存在,称霸整个古希腊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当然,斯巴达计划当中的事情并没有如愿出现。雅典的胜利,其他城邦对于斯巴达的戒心,都表明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对于斯巴达军事主义思想的抵抗。

他们妄图在古希腊内部推动霸权主义,而其他遵从城邦独立原则的城邦则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他们这一侵略者。

事实上,斯巴达最开始也是宣称城邦独立原则的那一方。不过,率先撕破和平面纱的,一定是野心不断膨胀的人。

而其他遵循着城邦独立原则的国家,在对国内公约共同认可的基础之上,则可以联合起来,将矛头对准斯巴达。

所以城邦独立这一政治主张,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的城邦来说,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古希腊地区的和平稳定的政治秩序,也因此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维系。

不过,城邦独立的主张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事实上,它更像是古希腊自己为自己盖上的一块遮羞布。

在波斯帝国对于古希腊的侵略过程当中,这块遮羞布的作用尤为明显。当时,波斯帝国作为侵略者,拿着金钱来诱惑更多的独立城邦,试图从内部瓦解古希腊相对团结的政治结构。

而不少城邦都打着城邦独立的旗号,暗中接受了侵略者的贿赂,退出了联合打击波斯帝国的队伍当中。

这样的行为当然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城邦独立之后,城邦就不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波斯帝国不对这些城邦出手,他们就没有必要再为古希腊负责。

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逃避战争的借口罢了。在城邦独立的旗号之下,众多城邦都纷纷在战争当中隐身。侵略者对被侵略者施加的一点点仁慈,经过城邦独立的主张而被不断放大。

最后这些城邦牺牲的,还是古希腊自己的利益。独立的借口,成为了他们摆脱侵略战争的理所当然的理由。而这个理由,从古希腊的宏观角度来看,实际上只是一块遮羞布。

说到与波斯之间的关系,小亚细亚地区必定是一个逃不开的区域。这里的众多城邦,与斯巴达之间的关系实在是耐人寻味。

  • 必争之地,外交演变

小亚细亚地区因为特殊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波斯帝国和斯巴达都想要争取的地方。这里的纷争,也围绕着城邦独立的政治主张来展开。

斯巴达在与小亚细亚地区城邦的交涉当中,一直想要以城邦独立主张为借口,挑起他们和波斯帝国之间的矛盾。波斯帝国对于这里的入侵,毫无疑问会破坏小亚细亚诸多城邦之间的生态平衡。

对此,波斯帝国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他们在外交过程当中,也充分利用了小亚细亚地区的城邦独立原则,把城邦和古希腊国家之间的利益切分开来。

既然城邦并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那么小亚细亚地区城邦自然不需要再为古希腊的被侵略而出头。

双方围绕小亚细亚这个核心,在外交主张和政策之上展开了博弈。城邦独立,在这一背景下来看,其实更像是一种政治工具。

在斯巴达的称霸过程中,在波斯帝国的侵略过程中,城邦独立也成为了不少城邦政治手段的出发点。既然独立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外层面上,那么古希腊内部的城邦独立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之事。

结语:

小亚细亚地区是希波战争中争夺的一个焦点地带,而城邦独立主张也始终贯穿在其中。对于古希腊城邦制国家来说,这一主张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能够帮助民主政治对抗霸权政治。但另一方面,它又成为了政治博弈工具,最后沦为了古希腊的一块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