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宁南在哪里(四川 宁南县)

100人浏览   2024-10-09 08:52:58



离开云南巧家县下一站去哪里?当然要去西方北向的四川宁南县。这两个县虽然分属于两个省,但隔着金沙江相望,距离也就几十公里;如果这一次不去宁南县,那么只有等到我走遍四川旅行计划实施的时候,还不如现在就去。还可以对大凉山地区的地理、道路和民俗再进一步了解了解。

之前是去了大凉山最东北边缘的雷波县,这一次到达了宁南县,就提前把四川大凉山的两个边缘县份走到了。

过了金沙江,一进入四川地界就遇到了警察例行公务,把前面几个当地的车子叫停了检查;对我这个外地的车子很客气,看了一下证件后放行。

原来做好了思想准备,宁南县可能与我已经抵达的大凉山地区雷波县的面貌相当,一到了宁南县的县政府广场,把我这个没见过大世面的人吓了一跳!满铺花岗岩的浩大广场,这里叫做“音乐广场”......石雕的一排排立柱......颇具现代感的雕塑、花费了大气力的绿化带......各种灌木、乔木和花卉......还有广场与草坪之间的宽阔道路、广场那一头的巍峨现代化写字楼......完全把我给镇住了。

看了广场、草坪、雕塑之后,来到高大的写字楼前,发现这个漂亮巍峨叫做“南丝路大厦”的写字楼就是县政府办公楼。周遭全部是新建筑、新道路,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里前些年还是县城下方的农田和林木,是近几年县城扩展才建设成为了政府机构和广场道路的。当地人告诉我,县城的老街道还需要向山坡方向走一公里多路,那个方向才是县城的商业中心。

在从新区的开阔街道往老城区走的半道上,闻到了很香的“老麻抄手”味道,先进店吃了一大碗川味十足的抄手,到了四川地界,就是要品尝四川风味才对嘛。店主人告诉我宁南县隶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凉山州南部东侧,挨着金沙江与我刚刚离开的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总人口十九万人;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不到六万人,其中彝族人口五万多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彝、布依、回、藏、蒙古等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县。

说是这里“县”这个建制的历史不长,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这里才设置了县一级政府机构。老板告诉我要看看这里的老街才有味道,老街就在这条街的背后不远,出门横着走半条街,右拐就可以进老街看看。把老街走到了头,就是县城的大十字最繁华处。

听抄手店老板的,出门找到了老街的入口,沿着老街走了一趟,真的很有老百姓过日子的感觉。老街不宽也不直,沿着山坡的走势弯曲向上,老街两边的建筑已经很有些年代......在一家食品厂的街边摊档上买了当地的著名小吃“荞粑”,还两块钱买了一个烤洋芋吃......我问当地人老街的建筑是什么时代的?当地人告诉我说,有些建筑是清代的、大多数建筑是民国时期的,当然也有最近几十年的建筑。

老街上卖什么的都有,以蔬菜、肉类蛋禽为主,这里无疑是宁南县县城老百姓每天都要光顾的大市场。

有一个与云南截然不同的现象,当地人里面有许多妇女头上戴着高顶帽子,这在云南这些天的旅行途中还没有见到过。我与当地人交谈没有问题,我没有听出来这里的口音和云南昭通地区的有什么大的不同。

县城的大十字辐射出几条通向四方的街道,向下的街道就通向我刚刚见到过的大广场和新的政府大楼。老城区的街道很平常,都是一些惯常可以见到的商店、门市。大十字附近有小小的一个街边广场,广场上有不少当代人在休闲;这里的人要比新区县政府门前的大广场多了许多。

在街道上遇到一位当地的退休教师,我们聊了一会儿。说起街道上商铺的牌匾,我问他这个当地人,认识不认识汉字上面的文字?这位先生告诉我说他虽然是当地人也完全不认识那些字,因为所有的当地人从小时候就学习的是汉语和汉字,从来没有学习过这样的文字。

他还告诉我说那是彝文,听说彝文总共只有六七百个字符,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符号,不要说他这个当地的汉族人不认识,就是当地的绝大多数彝族兄弟也没有几个人认识。

他随便叫住了一个旁边的彝族朋友问,认识不认识上面那些字?得到的回答是完全不认识,只认识汉字。我问他既然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为什么每一个店铺招牌上都要写上这个字?这位先生告诉我说:前些年也没有这样,所有的地方都是汉字。但这些年有了突然要求必须要这样写,可能因为这里是彝族自治州所属的地方吧......

街道上的彝族兄弟姐妹与旁人交流时说的是大家都可以听懂的话,他们几个人相互交流的时候我注意了一下,说的话我完全听不懂了。我问退休教师,他说能够听懂一些,但是说不了。

过一个水果店门前,一个刚刚学着说话的小女孩十分可爱,见到我走过,连着声的对着我喊“爷爷......爷爷......爷爷......”亲切无比......好像与我已经相识了很长时间。把她家的大人都搞笑了......可爱的小女孩不但喊着爷爷,还打算跟着我这个爷爷走......笑坏了旁边的所有人......